钱塘澎湃,勇者立潮头!浙江光伏到底赢在哪儿?

来源:光伏盒子
发布时间:10/19/2023 9:49:01 AM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全国上半年新增工商业装机规模为1944万千瓦,前三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山东,其中浙江省的工商业光伏装机量常年领先。

都说光伏产业“卷”,最卷的莫过于浙江。

今年,浙江省启动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光伏正是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此外,浙江省工信厅印发浙江省能源电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做强智能光伏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智能光伏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力争数量突破6个。

力争到2025年,光伏、储能营业收入突破5500亿元和1000亿元,光伏组件、储能电池产能达到150GW和100GWh;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成为国内领先能源电子产业高地和综合应用先行区。

“卷”也要有“卷”的资本。浙江作为长三角金南翼,因地制宜,借区位优势造发展强势。

“天时”

对于光伏组件来说,温、湿度对其工作的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在发电时间内还有一部分不可利用的太阳光,因此要求在光功率预测系统以及各类控制系统,要充分考虑全天候自然因素的影响,进行最大限度优化。

就气象而言,长江中下游、浙江等地区,虽春夏多阴雨,但是秋冬季太阳能资源不算少,属于太阳总辐射年辐照量丰富地区,全年辐射量在3780~5040兆焦每平方米。

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气温适中,光照较多,太阳年辐射量在 4000-4800mJ/m2 之间,与我国同纬度的内陆省份相比数量较多。


根据统计,浙江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h小时,假设首年发电量不衰减,后24年年均衰减率为0.7%,系统效率按照80%来计算,以宁波为例,组件斜面峰值小时数为1380,最佳倾角为24,一座10KW电站25年平均发电量超过10000kWh。

“地利”

浙江有嘉兴、金华(义乌)两大光伏集聚区,分别落地了隆基、阿特斯、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光伏头部企业,以及正泰新能等电池片组件生产商。


光伏聚集区的成立,有助于完备产业链,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斌举例,在秀洲,福莱特生产的玻璃,只需跨越一条马路,就能送到光伏组件厂隆基绿能的车间。作为光伏生产中运输成本最高、损耗最大的原材料,玻璃成本的下降很大程度地减少了光伏的生产成本。正因如此,嘉兴成为隆基绿能所有生产基地中成本最低的一个。


企业成本降低,产业集群竞争力增强,更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截至目前,嘉兴秀洲区已集聚起200余家光伏企业。2022年,实现规上产值302.6亿元,近三年年平均增速87%,是2020年的3.5倍。今年上半年,嘉兴秀洲区光伏新能源产值199亿元,同比增长51.4%。

产业链形成后,光伏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形成聚合优势,进而建立产业链内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嘉兴秀洲区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生态圈。行业龙头和配套企业齐驱并进,隆基、阿特斯等光伏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增拓市场,带动供应链的发展。同时吸纳多产业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比如锂电、储能、氢能等,进一步丰富了生态圈。

得助于光伏生态圈的“磁吸效应”,嘉兴秀洲区成为了一个“强磁场”,吸引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在此扎根发展,投资扩产、引进项目也不断落地。去年年底,秀洲区千亿级光伏新能源玻璃总部及生产配套基地建设项目签约,包括建设总部大楼、光伏产业综合配套物流集散中心等4个项目。


据官方数据,2022年,仅义乌、嘉兴的光伏产业规上产值,分别实现了872.3亿元、815.7亿元,两地分别占浙江省光伏产业产值的三分之一。除了两个光伏聚集区,浙江还有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集聚千百家企业,引领着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发展。

“人和”

浙江的光伏产业发展顺天时、夺地利,只求“人和”。

在这条高速赛道上,政策补贴就是那一脚油门,永远是最振奋人心的、刺激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年来,纵观国家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不难发现长三角地区主要承担着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的功能,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为此,浙江上至省政府下至各地级市,都在积极探索着前路,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条例。

这些政策分别从目标规划、发展方向、光伏消纳等方面搭建起大框架,不论是产业发展目标以及实施步骤、保障措施都较为清晰。

以发展方向为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于2022年12月5日发布《关于规范光伏项目用海管理的意见(试行)》,规定了海上光伏项目的建设,针对光伏阵列离岸距离、光伏阵列投影面积比,都有着明确的数据要求。


浙江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构建起完整的光伏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地方政府则凭借其雄厚的财政资源,出台补贴政策,为浙江光伏产业发展添了一把火,驱动着光伏装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统计,浙江地市政府之中,共有31个市县(区)出台光伏补贴政策,补贴标准最高竟达200元/每千瓦时。


如果说前期是靠政府补贴来激励发展,那么如今正是市场促进光伏建设。从电力市场的需求来看,浙江作为我国能源消费大省,今年7月11日,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达到10190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去年最高负荷增加168万千瓦。

为此,浙江省能源局要求加快推动能源项目建设,充分挖掘增量空间。行业发展离不开消费市场,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成为了解决浙江电力需求的满分答卷。截至6月,浙江省新增并网光伏190万千瓦,同时建设海上风电,确保迎峰度夏新增装机出力达到200万千瓦左右,积极平衡了夏季电力缺口。


此外,电价也是影响光伏装机,特别是工商业装机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浙江电网公布的最新9月电力价格来看,工商业用电实施分时计费,峰谷电价差高达1.3元/千瓦时。如果配上储能系统,可以完成“两充两放”,一天内两次尖峰低谷循环,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收益,加快投资成本的回收。

“万事难两全”

自古万事难两全,浙江的光伏行业占尽优势,却也不得不面对消纳问题。

从2013年到2023年这十年间,浙江省的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光伏累计装机为2856万千瓦,在全国排名第5;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1886.9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工商业装机规模为1944万千瓦,其中浙江凭借288.5万千瓦的新增装机成绩,占到全国新增工商业光伏装机的14.8%。


发展快是好事,但是也带了不小的难题。大规模的装机产生了巨量的电能,如何将富余的电能经调度,平稳地送到有需求的负荷点,这一消纳过程,已经成为了浙江、乃至全国光伏行业迫在眉睫的倒悬之危。


华为智能光伏工商业新品发布会现场

目前,华为已经成为业界唯一一家能够提供“优光储充网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聚焦主动安全、更多发电、长久可靠、极简运维、更优用电五大核心价值,该解决方案中的逆变器、组件优化器、储能系统、充电桩和管理系统相互协同,形成了智能化的光储系统。

其中,智能方案利用AI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对光伏发电量、企业负载、电价等多种因素的智能预测和优化调度。通过算法,用户可以根据数据和企业用电的边界条件寻找最优的充放电策略,实现多目标寻优和极致套利,从而缓解消纳压力。

通过调节,在用电的高峰期提高充放电功率,降低负荷峰值,减少需量费。在低谷期,利用储能系统中的余量实现套利。这个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和收益,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碳排放。

在广东深圳,永泰数能选择华为行业绿电解决方案打造了光储充一站式城市示范站,包括了131kW光伏、200kWh储能和600kW液冷超充。通过储能消纳,可实现100%光伏自发自用,年发电量12万度,每年可节省电费10.8万元,降低碳排放近60吨。


为解决消纳问题,浙江已经出台了分布式光伏配储的相关政策文件。但是宏观层面的调控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具体还需要配套储能系统的创新、升级。

消纳压力的背后是产能过剩,从全国经济形势上来看,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增幅在逐步放缓,如果还是按照惯性安排生产,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体现在产业链前端,就是产能过剩。

然而高端产能永远不会过剩,在技术快速迭代的大环境下,过滤掉落后产能,留下的才能走的更远。

钱塘澎湃,从来勇者立潮头,那么就且看浙江在光伏行业任情鱼跃,“卷”出一番海阔天空!
注意:本文由光伏盒子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发、作者和本文链接。
  • 光伏盒子
  • 光伏盒子
光伏盒子
光伏盒子

扫码关注光伏盒子公众号

合作伙伴